不到10年光伏组件将开始批量退役 如何应对?
美食 2025-04-05 13:38:39 510 0
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所在区域风速较去年有所上升。
落细落实公司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42项措施,迅速出台30条落地措施,惠及客户36万余户,减少客户用电成本5.96亿元,助力区内企业加速复工复产,为工业经济保持平稳上升势头作出突出贡献。战略落地衔接有序,编制公司战略目标华中实施方案。
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率提升至99.88%。优化核心业务管理,将配网管理与营销管理合并成立供用电部,强化供电所在供电服务和电力市场管理上的主体责任,实行高低压营配合一运营并实现全省全域化覆盖。建立由互联网部牵头、各专业部门分工协作的新兴产业推进体系。三是开展全业务、全链条、全资源的依法经营工作,将依法收取的政策性收益、实物资产经营性收益、管理减损性收益、支出节约性收益等均纳入经营业绩评价。主导研制的大规模源网荷精准负荷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江苏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
加强与省政府汇报沟通,2020年10亿元农网投资补助资金全部拨付到位,拓展了电网建设资金来源。国网西南分部还密切跟踪来水变化及通道剩余能力,创新开展西南西北打捆外送、绿电交易,见缝插针组织各类中短期临时交易,组织水电外送消纳,在月度计划基础上增加消纳四川水电63.5亿千瓦时。保障团队建设方面,按照边规划、边研究、边实施的原则动态编制培训方案,紧紧以人为核心,研究制定冬奥会场馆人员保障专项方案,全面统筹人力资源,组建534名冬奥保电队员,涵盖6大专业,高标准开展冬奥场馆人员保障团队建设。
促请省政府出台政策,理顺农业灌溉用电设施建管体制,增加权益来源。眼睛向外,全力加强增供扩销,实现替代电量63.89亿千瓦时,完成年度目标的80%。加快教研咨智一体化转型升级,开展国资国企改革等研究,出版《培训项目方案设计》专著,承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高端课题。四是彰显共同体价值。
一是着力在复工复产上狠下功夫。对外强化优质服务,对内以正向激励促回收,通过灵活多样的差异化电费催收方式,该公司连续9个月实现电费回收率100%。
深化线损治理,推行一线路一指标、一台区一策略,前三季度高损线路、台区数量较去年年底分别压降59%、60%,确保了经营成果颗粒归仓。重点抓好优质服务,加快推动坐商向行商、供电向供电+能效服务两个转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狠抓基础治理工作,以四项基础治理专项行动(数据治理、同期线损、供电质量、量价费损)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上台阶,战略指标综合评价稳步上升。与省级政府部门开展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加快工业园区、工矿企业布局,实现综合能源营收4.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倍。
构建技术监督五位一体体系,强化110千伏及以上工程金属检测。形成了四梁八柱支撑体系推进多元融合具体落地。无人机配置率、智能终端安装率等均居公司系统内首位,集控站、智慧站、一键顺控多项试点形成了典型经验,干出了山东精彩。开启7+1绿能充换电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建设。
2020年1~10月,华北电网、京津唐电网新能源发电量分别为1611.19亿千瓦时、35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6%、12.30%。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工作,谋划未来,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和十三五规划目标。
融合上海国际对标和智慧党建成果,构建包含3个一级指标、58个二级指标的地区战略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电网业务的引领辐射作用,以电源业务的发展,连缀产业链一条线,初步形成电网业务、电源业务、战略新兴业务、中央企业业务、中小微企业新能源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协调、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打造E精彩能源聚合商服务平台,推动绿电交易等工作。克服年初负荷下降40%和网内风光发电激增双重困难,顶住台风前后调峰压力,实现网内新能源消纳同比增长29%,消纳利用率始终保持100%。二是营造了各方支持合作的优良环境。此外,国网信通公司正在组织开展电力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率先实施固定收益+浮动收益充电设施委托经营模式,充电量较实施前增长36.2%,充电桩利用率增长12.1%。坚持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到哪里、教育培训就服务到哪里,开设战略宣贯专区,举办战略高端讲坛和战略宣贯公开班,39万人次参加学习。
前三季度累计跨区输送电量1846.8亿千瓦时,占全国跨区输送电量近一半。打造电力+数据服务新商业模式,对外营收超3000万元。
10月24日,全国首批智慧能源小镇在津高质量通过验收。建成投运国内首家基于数据中合的电力环保智慧监管平合。
完成春秋检作业2577项,累计治理树害72万棵、鸟害杆塔5445基、雷害杆塔3138基、外破杆塔1380基。深度推进借脑引智,储能电站能量管理系统完成科技成果转化。
促成国家电网公司与吉林省政府签署《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打造吉林振兴发展新引擎》合作框架协议,与吉林省政府、一汽集团共同签署《打造绿能充换电新业态、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三是探索了产业项目发展的湖南模式。在中央机关、冬奥场馆、大兴国际机场等建成充电示范工程。战略落地衔接有序,编制公司战略目标华中实施方案。
四是落实公司援疆援藏援青工作要求。直流利用率超过90%,吉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8月份输送电量创公司系统特高压直流月度电量历史纪录。
国网山东电力今年以来,国网山东电力严格落实国家电网党组部署要求,将公司战略目标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实施133重点工程,优化三个中心功能,推进三类业务智能运检建设,实现技术上全息感知、管理上一贯到底,推动设备管理转型,打造智能运检新高地。绿电交易方面,组织2020年1~12月冬奥场馆绿色电力直接交易,风电企业与张家口冬奥场馆达成交易电量802.5万千瓦时,与北京冬奥场馆达成交易电量2000万千瓦时。
优化核心业务管理,将配网管理与营销管理合并成立供用电部,强化供电所在供电服务和电力市场管理上的主体责任,实行高低压营配合一运营并实现全省全域化覆盖。截至9月底,同期线损综合监测率96.40%,较年初提升14.55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公司系统第1名。
国网浙江电力累计完成了24条瓶颈线路的动态增容改造,提升输送能力240万千瓦,有效缓解了局部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常态化开展百千万客户大走访,率先实现三零全覆盖。在全部市(州)公司成立电动汽车事业部,深挖基础资源价值,加快打通资源、资产、资金的转化通道。今年以来,公司各单位锚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干出精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了国网力量。
36岁的国网江苏电科院青年员工胡成博成为5名揭榜人之一,将勇担传感器低功耗安全连接技术方向的研究重任。统筹创新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柔性负荷控制、智能传感等领域集成创新,推动重大项目应用推广。
国网福建电力在双满意指引下,战疫情、助六稳、促六保,完成投资13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260亿元。与东北电力大学以项目建设为纽带,围绕综合能源应用技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产学研用全方位校企合作。
开发复工、达产电力指数,成为政府精准调度的重要抓手。智能运检管控平台全面上线,以设备为中心,实现从信息汇集、指令发布到执行反馈的闭环管控。